Search


【2020、台灣重開機】
 
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,黃信介、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2020、台灣重開機】
 
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,黃信介、施明德、呂秀蓮、林義雄、姚嘉文、陳菊、林弘宣、張俊宏等多人因而入獄服刑,後來民進黨歷經數年的努力,終於在1985年成立「黨外中央選舉後援會」,開始具備政黨的雛形,歷經風雨,在1986年圓山大飯店二樓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。
 
民進黨從美麗島事件到黨外時代,到許信良返台引發的種種事件,直到最後蔣經國也下定決心,不再使用高壓手段來處理民進黨,並默許民進黨的成立,綜觀民進黨創黨努力發展,推動台灣民主的決心,加上蔣經國後來也以「時代在變,潮流在變,環境也在變」而默許民進黨的成立。,我們的民主政治,才能真正有了發端。
 
從民進黨的成長歷史可得知,小黨在剛發芽之時,執政黨的態度十分重要,小黨有勇氣挑戰大黨,而大黨又能以寬容的態度容許小黨發展,小黨才能有機會成長茁壯,讓民眾能夠不再只有單一選擇,如此我們的社會不但可以更民主,也能更多元。
 
羅文嘉今早在台中市為立委參選人何欣純站台助選時,竟然語出驚人說:「即使有些小黨和民進黨理念似乎一致、也愛台灣、也支持蔡英文,但政黨票仍不要投給它,因為若達不到5%就造成浪費。」
 
國民黨當年一黨專制獨裁,都尚且容許默許民進黨成立政黨,並無取締逮捕打壓,如今台灣走到今天已經相對當年更加民主,許多觀念也應該更加成熟的年代,羅文嘉竟然發表如此違反民主常識的談話,令人深深失望。
 
2016年大選時,民進黨也曾經呼籲過,請大家政黨票不要投給小黨,而造成許多小黨政黨票不足的現象,民進黨也因此一黨獨大,結果這三年多來,民進黨國會獨大的表現,是否讓大家滿意了?台灣的發展,是否有讓大家富裕了?相信大家內心應該都有所感。
 
民進黨自稱民主進步,就應該展現出更大的氣度,有小黨的存在,大黨在面對挑戰的時候,才不至於會發生有一黨專制的行為,比如靠著國會多數強渡法條,這也是民進黨過去多年來最討厭國民黨的地方,然而在二修勞基法的過程上,我們也看到了民進黨靠著國會多數強過法條的鴨霸。
 
請民進黨不要忘了當年民進黨從黨外創立至今所追求的目標,過去的民進黨追求的是民主與多元,而不是另一個一黨專政的政黨,現在的民進黨,應該多多扶持小黨,也只有三黨不過半,國會才會有溝通,才不會發生一黨專政通過法條的現象。
 
政黨票甚至是立委票投小黨,即使小黨未達5%,但只要三黨不過半,大黨就要跟小黨妥協,即使小黨無法參加政黨協商,他也會彎下腰來跟個別委員溝通,因此無論是否達到5%,都不會有選票浪費的情形。
 
更何況小黨有政黨票的補助款,才能更加成長茁壯,這也是2017年立法院通過《政黨法》三讀,將立委選舉政黨得票補助款門檻由3.5%之限制下修為3%的初衷。
 
允萍認為,民進黨做為一個擊敗國民黨的泱泱大黨,應該秉持民主、進步的觀念和態度,畢竟民進黨已經不再是挑戰者,也是照顧全體國民與所有政黨的執政者,而不是只照顧民進黨執政縣市或自己人的執政黨,如果民進黨每一次選舉都以一黨獨大的姿態來執政,國會上決定法案也一黨決議,相信這絕非百姓之福,也失去投票選舉選賢舉能的初衷。
 
台灣能夠走到今天,國民黨與民進黨在歷史上都貢獻過彼此各自的力量,也是台灣民主政治能發展至今,大家能夠在安穩中成長茁壯的理由,但是多年來台灣經濟不進則退,確實需要新的改變的力量,有小黨的挑戰,大黨才有鞭策努力的動力。
 
如果挑戰者不強大,衛冕者又何須努力?
 
政黨票投給小黨,讓小黨能有資源發展與成長,執政黨才會因為被威脅,而更努力,更加打拼,如果大黨真的不成才,小黨也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取代大黨,讓大家不再需要含淚投票,如此我們台灣才能在國際多變的情勢下成長茁壯。
 
大家寶貴的一票都應該投給小黨,因為不管有沒有過5%,都不會被浪費,這也才能實現真正的民主。
 
#小黨有勇氣
#大黨不打壓
#民主才會好
 
#三黨不過半
#大黨能傾聽
#國家才會好
 
#政黨票請支持台灣民眾黨
#讓我們來一起將台灣重開機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